当前位置: 首页 验收专栏 实验教学 正文

实验教学

作者:时间:2014-04-04点击数:

2.1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

2.1.1教学理念

秉承我校“精思国计,细量民生”校训,遵循学校“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融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原则,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协调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较强检验检测能力、明确标准意识、牢固质量观念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实验教学理念,本中心顺应“质量世纪”对管理人才的新要求,树立“大质量观”全程培养理念,遵循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融经济知识、管理知识于一体,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的原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协调发展,并结合我院培养“通用专业+质量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以浙江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标准信息服务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国际标准化教育平台等的特色学科优势以及校外企业实践基地为载体,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经济类与管理类资源集成共享、课内实验与课外实践并举”的实验教学理念,培养具有牢固质量观念、较强质量管理能力、明确标准意识的“通用专业+质量特色”复合型经管类应用人才。

2.1.2改革思路

中心基于上述实验教学理念,确立了“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全面开放、重点突破”的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提出了“以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业和质量管理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不断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室运行和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促进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更新,推动实验教学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开放型的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实验教学改革总体思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教学资源集成化

ü 根据人才培养需求,有效整合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已有资源,提升资源投入的效率;

ü 构建并完善工商管理(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方向)、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程等六个专业的实验教学平台,将实践教学平台的“通识教学”、“专业教学”、“特色教学”相结合,提高实验资源利用受益面的扩大,实现资源的集成利用。

(2)实验教学管理规范化

ü 结合学校已有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制定更为完善和更具针对性的经管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制度体系,实现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ü 以ISO9000标准为依据实施规范化管理,每年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监督评审,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的标准化。

(3)实验教学方案个性化

ü 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开设多种模块、侧重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的实验课程,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ü 优化中心配置和实验课程设置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完成基本教学要求情况下,增加特色性、知识集成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ü 通过项目驱动,促进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改革;通过课内课外联动,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创新实验项目,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ü 推行“繁星计划”、“本硕创新计划”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参与学术活动、创新创业实践、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提高动手能力、研究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大一到大三的学生推出“繁星计划”,并与为大三、大四学生推出的“本硕创新计划”和毕业设计导师制度相衔接,进一步加深师生在课堂外的交流与沟通,融洽师生感情,助推学生成长,建立良好的教学互动关系。

(4)实验教学团队专业化

ü充分发挥教学指导组在实验室和实践教学规划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主讲教师和实习指导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ü 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从事科学和教学研究、进行实验教学案例库等教学软件研发、参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提升实践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

2.2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

中心根据“质量世纪”对管理人才的新要求,秉承“大质量观”全程培养理念,从经管类人才培养的整体需要出发,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了多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和多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

(1)实验教学体系

中心将质量功能展开方法(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应用到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打破学科和专业界限,整合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资源,以“质量世纪”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跨专业、跨学科、分阶段、分层次、模块化、开放性的网络结构实验教学新体系,包括实验(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实训(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创新创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图1),保证大学四年不断线(表2)。

图1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

表2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体系(四年不断线)

适用年级

实验层次

主要内容

能力培养

三、四年级

经管综合创新创业训练

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开放项目

新苗计划

创业训练(创新计划与创业大赛)

软件系统二次开发

电子商务

综合创新创业能力

二、三年级

专业综合训练

国际贸易模拟

企业资源计划(ERP)

沙盘模拟

Minitab质量管理软件

模拟炒股

市场调查

信息安全

专业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一、二年级

专业基础训练

标准化学习平台

数据库

SPSS软件

财务管理系统

经管类基本软件操作技能

一年级

认知实习

参观企业(专业导入学习)

案例分析

计算机基础

认知及基本操作能力

2)多模块的实验教学内容

中心面向工商管理(质量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工程等六个本科专业共开设了32门实验课程,103个实验项目,其中“综合型、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为62个,占到总实验项目数的60.2%,实验课程数、实验项目总数、“三性”实验项目数分别比立项前增长39.1%、51.5%、169.6%(详见附件2)。并按照“认知、实验、实践、创新”的要求开展实验教学,并将实验教学内容规划为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导入学习模块、经济管理专业技能学习模块、经济管理决策仿真模拟学习模块、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特色学习模块、经济管理综合创新设计与创业实践学习模块等五大实验模块,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对所学课程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1)经济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导入学习模块

学生通过参观企业、案例分析等实验教学环节对企业经营活动、管理以及专业学习有一个初步认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动力。

2)经济管理专业技能学习模块

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经管类软件(SPSS、财务管理系统等)等实验教学环节,利用中心网站教学资源,开展课内外实验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跨专业选修实验项目,进行经济管理交叉复合性实验,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经济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

3)经济管理决策仿真模拟学习模块

以实训和综合仿真模拟实验室为平台,以沙盘对抗模拟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在战略、生产、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财务、金融、物流等方面的决策能力,加强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水平。

4)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特色学习模块

结合培养“通用专业+质量特色”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E-learning”、“标准化实践教学平台”,以及质量管理Minitab软件等实践教学内容,使学生与“质量世纪”社会紧密接触,培养学生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综合分析水平和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5)经济管理综合创新设计与创业实践学习模块

以大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为抓手,以创新训练项目为依托,以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为手段,训练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方法,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学生将经济学知识和管理学知识相互交融的经营管理素质及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

2.3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灵活采用案例教学法、软件仿真体验式实验法、验证模拟法、竞争性互动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1)案例教学法

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背景和教学特点,选取不同的案例教学模式:①主题式案例,围绕一定主题而展开教学活动的典型实例;②意外式案例,反映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偶发事件案例;③综合式案例,这是运用教材中的一课或一节内容进行教学的典型实例;④课题研究式案例,这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课题展开自主研究的典型实例。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跟着教师一起分析和研究案例,通过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企业运营和管理实景,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心组织的各类课程体系中,管理学、标准化、财务分析、广告理论与策划、销售管理等的案例教学法最多,学生培养效果也最好。

以管理学原理为例,教师团队从最新的财经类新闻中挑选4—5个热门且适合采用管理学方法分析的素材作为案例,案例可长可短,涉及多个行业,分析的内容可能包括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市场营销、组织结构、领导风格、决策理论等,学生自由组队,自由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案例的分析,制作分析报告和PPT,按照分工情况在课堂内进行答辩。教师不对案例分析的结论进行对错判断,仅对分析的过程进行点评,以充分体现学生的自由思考和自主选择。

2)软件仿真体验教学法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经济管理和各项社会活动中实体间的关系已经能够很好地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模拟。承担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师基于中心提供的计算机以及相应的教学软件和商业软件,让学生们在实验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利用仿真情境模拟,获得关于真实世界的认知经验。

以国际贸易专题实习为例,教师通过模拟平台发布新闻、调整商品成本和价格、调整汇率、业务费用、海运费、保险费率及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等方式对国际贸易环境实施宏观调控的仿真背景上,学生分别以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等角色在模拟平台上进行国际货物买卖实务的具体操作,熟练运用进出口的成本核算、询盘、报盘、还盘等各种基本技巧,熟悉国际贸易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体会国际贸易中不同当事人的不同地位、面临的具体工作和互动关系,学会外贸公司利用各种方式控制成本以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思路,了解供求平衡、竞争等宏观经济现象,并且学会合理地利用。

3)竞争性互动教学方法

= 1 * GB3①商业活动的竞争模拟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科理论及其应用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专业实验课教师利用相关软件,引入商业活动的竞争模式,为学生们构建竞争性的市场氛围,让学生把理论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模拟的手段应用到实践中。在这类实验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各组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实体。各组学生可根据软件提供的数据信息,参考其他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制定自己企业的生产、经营策略。这种互动竞争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管理实践模拟实习》中的手工沙盘企业经营对决,《经营决策实战模拟》中的电子沙盘创业运营管理,《营销实战模拟》中的电子沙盘企业竞争与营销实战等都属于这一类实验。通过竞争性互动教学方法,学生总结决策成功和失误的要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实验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 2 * GB3②参加大赛的竞争激励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心所形成的中心级、校级、省级、国家级 “四级”学科竞赛培训机制,使得竞赛穿插在日常教学和课外实践中,形成了电子商务大赛、“挑战杯”大赛、财会信息化大赛、市场营销大赛等的多专业方向竞赛机制。中心持续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国内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参赛学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学历层次,每年参赛人数都在500人以上。

竞赛和竞争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度高,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项目驱动教学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中心每年推出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和开放实验项目。由学生组成团队,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教研或科研项目,选题可以是指导老师研究项目的一个子项目(中心每年会向老师征集研究课题),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选题。中心组成评审小组,对同学撰写的课题申请书进行评议,然后选择一些项目进行立项,给予资助。在中期,中心会组织中期检查评审,结题时会进行结题评审,对合格的项目准予结项。以往的结题的项目中有如《浙江省食品企业质量信用体系评测软件及应用研究》、《中国空巢家庭成员情感沟通电子商务平台》等项目在省级、国家级成功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科技竞赛得奖。

这种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教学法独立于一般的课堂教学,目前运行的效果非常好,对于提高实验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效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很有益,越来越多的学生和老师愿意参与到这类项目活动中来。

(2)实验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情境模拟、现场实习、体验式教学等,实现立体化教学,注重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3)实验考核方法

针对不同类型的实验,中心制定了不同的考核侧重点。

第一,对于基本操作实验,主要采取实验全过程的评价方法。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验出勤情况,实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结合所完成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给予综合评定。如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中,按照百分制计算,出勤率占10%,作业和案例占20%,实验过程和实验技能表现占30%,期末理论测试占40%。利用实验室电子点名系统,对出勤率较低的学生定期予以红灯警示。

第二,对于设计综合型实验,侧重考察学生自己动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经典案例分析的点评和学生实验报告的讲评,强化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同时,也可以尝试由学生在实验室的实验过程中扮演指导教师的角色,对实验过程进行点评,指导教师完成最后总结。

第三,对于研究创新型实验,主要针对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所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大学生科研项目以及各类创业实践和调查所获得的成绩来考核,给予期末加分。例如:电子商务课程中对参加省大学生各类大赛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学生,及参加学院相关大赛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学生,分别在期末加5分、3分、2分,成功参赛的可获1分的加分。

学院地址: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中国计量大学格致南楼 邮编:310018 电话:0571-86914521

版权所有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Copyright 2010-2012